花野真衣AVHD在线,成人无遮挡免费网站视频在线观看,特污网站,六安婪稚健身俱乐部

新聞中心
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新聞中心 > 行業動態

一起跨越看泰順·共富故事丨光伏發電 造福山鄉

發布時間:2022-11-09 瀏覽數:19

近日,走進位于群山深處的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,草木染露,丹桂生香。沿山路而行,不時能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在藍天的映襯下,正享受著“陽光浴”,將光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電能。蔚為壯觀的景象給這片紅色土地平添了幾分科技感,也描繪出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。

image.png

低收入農戶有了“陽光存折”

來到泰順縣仕陽鎮瑞昌村,在村民章夏蓮家52平方米的屋頂上,20塊光伏板整齊排列,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。

“按照0.538元一度電的價格計算,每年我需要交500到600元的電費。現在屋頂裝上光伏板,太陽能發的電除了自用,剩下的電量按照0.4153元一度的價格再賣給電力公司,還能獲得政府補貼0.52元,每年可領到近5000元的收益,家里相當于添了一張‘陽光存折’。”章夏蓮高興地說。

前些年聽同村人說起屋頂安裝光伏電板不僅能實現電量自給自足,多余的電量還能賣錢,章夏蓮毫不猶豫地給自家申請了。

“你瞧,這里顯示10月總共發了740度電,現在直接可以查看,方便得很!”章夏蓮打開“陽光家庭光伏”手機APP,看著仍在不停增長的發電量數據,她高興地說,“到今天下午5點,已經發了26度電,‘陽光存折’又進賬了!”

今年43歲的章夏蓮有一兒一女,丈夫常年在外務工,家庭收入不高。在村里的幫助下,章夏蓮有了一份環衛工作。“優先考慮低收入群體,章夏蓮家是村里第一批安裝光伏板的。”據泰順縣仕陽鎮瑞昌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吳志令介紹,光伏板的設計壽命通常是20年左右。按照泰順當地光照條件來計算,章夏蓮差不多在8年后就能回本,剩余的十幾年便可獲得純收益。

“現在在村里做環境清潔工作,每個月能有1000多元工資,依靠光伏發電,每年分紅還有幾千塊錢,我家的生活越來越好了!”章夏蓮說。屋頂上整齊排列的光伏板,照亮了這個低收入家庭的致富路。

“存進去”的是陽光,取出來的是收入。如今,一塊塊深藍色光伏板裝在居民房頂、院前屋后、山間閑置地,迎著陽光生發電力,為村民增收致富添磚加瓦。

“我們充分發揮在戶用領域品牌、產品、技術及項目實施經驗上的領先優勢,為更多家庭創造更大收益,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支撐。”國網泰順縣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金江斌說,當屋頂光伏板有損壞等相關問題時,運維人員會及時上門檢查,國網泰順縣供電公司會協助用戶聯系廠家進行維修。

據了解,目前泰順共有537戶居民屋頂安裝了光伏板,并網容量5665千瓦。

廠房屋頂建光伏 減碳降本添風景

2021年,泰順縣被列入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。除了戶用家庭光伏,不少企業也選擇讓閑置空間“變廢為寶”。

近日,位于泰順縣的浙江利眾竹木有限公司廠房屋頂上一片“波光粼粼”,總計約500千瓦裝機容量的700多塊光伏板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,為企業綠色用能再添一位有力“助手”。

“每年6月到10月是用電高峰期,加上目前工廠車間經過技改,生產逐漸從手工向智能化、數字化方向轉變,企業用電的安全穩定是確保生產進度的關鍵因素。”浙江利眾竹木有限公司負責人林觀武說。今年5月,該企業廠房屋頂光伏板安裝正式啟動。

“根據前期測算,天氣好的情況下,在早上9點到下午4點這個時間段,廠房屋頂的光伏板每小時可發電450到490度電。按此推算,全部建成后,廠房屋頂鋪設的光伏板年均發電量可達63萬度。”林觀武介紹,該企業一年用電量達120萬度,利用光伏發電,每年可幫助企業節約一半的用電成本。

據了解,企業廠房通常具有屋頂面積大、屋面平整、遮擋物少的特點,非常適合安裝自發自用為主的光伏發電系統。同時,工商業光伏電站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,利用建筑屋面閑置資源,無噪聲、無污染。此外,屋頂安裝光伏能改善屋面的隔熱狀況,廠房內夏季溫度平均可下降5攝氏度,為企業員工提供了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。

“十四五”時期,在“雙碳”目標引領下,我國已進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、經濟結構實現由“量”向“質”轉變的高質量發展階段。作為一家從事竹制品生產制造的老牌企業,綠色低碳轉型也成為浙江利眾竹木有限公司發展的必由之路。

“光伏發電有效利用了企業屋頂閑置資源,在確保生產、減少生產成本的同時,還能達到低碳減排的目的,可謂一舉多得。”林觀武表示,光伏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,真正做到零碳排放,且具有成本低、安全高效的優勢,在能源轉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
同時,光伏發電系統建設周期短,長期收益,可高效穩定運行25年以上。“從電力并網接入方案申請到并網送電,國網泰順縣供電公司始終為我們提供專業指導和高效服務。”林觀武說。

廠房內機器轟鳴,廠房屋頂藍色光伏板源源不斷發電,光伏發電系統已經成為新時代企業的標配。據悉,截至目前,泰順縣共有14家企業安裝屋頂光伏,并網容量達9.03兆瓦。所有已并網企業預計每年可節省燃煤約1720.6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625.83噸。

荒山打造“金銀坡” 光伏項目促共富

秋日午后,來到泰順縣西旸鎮的興農光伏電站,只見山坡上密密麻麻地覆蓋著光伏面板,成為山巒間一道特別的景觀。

以“綠色、高產、高效”為發展目標打造的泰順縣興農光伏電站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,總占地900多畝,涉及2個鄉鎮4個村,總投資1.735億元,總裝機容量22.836兆瓦,現已全部并網發電。據了解,該項目是省級光伏奔小康工程,也是溫州市目前規模最大的集中式扶貧光伏發電站。

在電站操控室內的電腦上,可以看到今日輻射量、發電量等實時數據。隨著光線的不斷增強,當日發電量數據也將不斷增加。“西旸鎮一帶年均日照時間超過1400小時,山地資源和坡度條件適合建設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。”泰順縣興農光伏電站站長蔡日峰介紹,天氣好的時候,一天的發電量可以達到14萬千瓦·時。

據了解,截至目前,興農光伏電站的年發電量已達到2400萬千瓦·時,約占泰順縣全社會用電量的4.5%,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.2萬噸。電站總發電量達6600多萬千瓦·時,平均一年的收益在1500萬元到1700萬元之間。

此外,興農光伏的建設,將原來的荒山野地利用了起來,共流轉土地1058畝。每年每畝地120元的流轉費用,給村民帶來了穩定的收入。“每年除了給當地村民提供創收的12萬元土地流轉費用外,項目建設和日常維護也為7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。”蔡日峰介紹,該光伏發電站項目已泰順縣55個經濟薄弱村“消薄”,每個村年增收2.3萬元,助力全縣低收入農戶1.2萬戶2.4萬人,每戶年增收800多元,累計增收達1000多萬元。

環保清潔好光伏,高效節能惠萬家。作為泰順縣實現共同富裕的示范項目,近年來,興農光伏電站持續深耕生態優勢,繪出“共富美景”。

“在原光伏基地的基礎上,我們再利用3000多畝土地,動態投資約5億元,建設了光伏+藥用紅豆杉產業園農林光互補產業示范基地和藥用紅豆杉(浙紅1號)產業園提取工廠。”蔡日峰表示,目前,基地利用光伏陣列間隙及下部空間種植了紅豆杉新品種——浙紅1號,年產值可達1億元以上,為泰順縣實現共同富裕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
此外,據興農光伏電站工作人員夏福建介紹,目前在光伏板之間已陸續規劃種植中藥材,旨在提升光伏板利用率,推動多渠道增收。

“自泰順作為整縣光伏推進試點縣以來,已累計并網分布式光伏項目117個,并網容量10.39兆瓦。”國網泰順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陳奔表示,該公司將繼續全力支持整縣光伏推進,協同政府建立政企聯動機制,加大電網改造建設力度,配齊專業人員隊伍,加快提升“供電+能效”服務能力,全力打造高效率辦電、高品質服務、高質量供電的電力服務光伏營商環境,助力泰順縣早日實現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的目標。

電力行業延續綠色低碳轉型趨勢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接近一半。同時國家在2022年05月發布的《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》明確指出要實現到2030年風電、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,加快構建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,制定創新新能源開發利用模式、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,支持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,充分發揮新能源的生態環境保護效益、完善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等七大實施方案。

       從當前趨勢看,光伏發電將是后續的利好趨勢,武漢國電中星專業生產電力行業檢測設備,專注于電力電氣測試領域多年,設備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項電力工程,了解更多訪問國電中星官網:www.bjeccdu.com